分層世界3 - 單刷和社區

這都是些什麼啊?

關於單刷,單刷指的其實是草根獨立開發者或草根團隊,而社區就是各種獨立開發者所依賴的開發陣營,從 App Store 、 Google Play 、 Xbox 到 PSN 再到 Facebook Developers 、 Renren Open Platform 都不限。角度也不僅限于開發者,可適度延伸到任何領域。我僅在這裡嘗試表達一下自己的體會吧。

已經熟知的老繭

重提舊話,互聯網社區帶給整個生態帶來了一個巨大的變化,熟悉和不熟悉的,分享信息和獲取信息的,都被擠在由壟斷構成的單一網絡社區中,被聚攏成為流量。進而維持這一生態的,是他們所推崇的開發者介面。開始時候,個別單刷人實現了這個來自互聯網的美國夢,變成了頂尖人士,像XX農場、憤怒的小鳥、水果忍著之類的,早起利用平台開始推廣的人挖到了這個深似海的金礦。

於是越來越多的單刷人士認識到這是一塊“金礦”,並加入到這個看似獨立的陣營,有意或無意的。

藉由這一生態,這些少數的社區成功地讓全世界的單刷人為他們免費打工,甚至為打入這一生態,甚至還需要付一些費用以維持其介面的可用性。

此刻的用戶本身,或許過著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美好時代,几乎任何東西都是免費的,但同時他們是從未有過的被利用著:單刷人為了在短時期獲得大量的用戶使用他們的產品才付費購買介面,或者說,租用對用戶的使用權、掌控權、展示權。

接著說

這個作為出租人口角色的互聯網社區比從前的人口買賣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個段位。此時互聯網社區是兩方受益的情況,自行更新當然不如全世界玩單刷的人打怪打得更快了,加上快速更新會讓用戶過得很爽,自己還能收一些場地使用費,人多了廣告費就更多了,用戶本身可以有眾多的免費或條件免費的服務選擇,使得整個環境經營得其樂融融。

此時商人們看到了這一碉堡的商業模式和契機,於是投資各種單刷人,接著這類社區開始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當然結果很明確了,什麼叫用戶,用戶就是意識行動的個人,不能算作概率行動的流水,它當然不會流向一個剛出現的相似社區,而是會因為身邊的推動到一個人口最多的社區,強者愈強。

但是另一方面,單刷人的角色卻變得越來越尷尬了。一方面要討好用戶,另一方面還受到同行單刷或來自公司的競爭壓力。因為吃力不討好而弄得身心疲憊,欠債,甚至自殺的都有。而各社區在這時候開始扮演保姆角色,一方面開始包養頂尖單刷人,而落下的單刷人就越來越難做。

現狀

人是有惰性的,ID這個作為個人身份識別而出現的東西,沒有人喜歡一而再再而三的註冊,於是它在這個時候發揮了它前所未有的潛力:阻止新社區的誕生。

一個簡單的例子:通過搜索引擎找到一些好東西,一個連接提示需要註冊才能使用,而另一個可以通過QQ登陸|sina登陸|Google賬戶登陸,就可以查看了。

單刷人倒是想獨立,在這個時候也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只能投靠某個社區或全部社區,提供公共介面授權登陸的方式向用戶取得授權認證。

(這些社區包括但不侷限于 Google ID, Facebook ID, Twitter ID, QQ ID, Sina ID, Alipay ID, Game Center)

未來

這是一個拓展路線,世界線可以從以下任何一條或同時經過,當然了,這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這些都是積極的導向,而不能如此消極的看待這些。

不如剝離一下 ID 的本質。他在單刷人眼裡不過是一個可持續提供服務的句柄。可由任何形式組成,而以上提供的實際為折中登陸的方式。而如何持續提供服務才是服務的精髓。

瀏覽器廠商相對於社區而言,本身是基礎設施的形勢存在的,瀏覽器本身也更接近用戶。當然,現在具有前瞻性的公司,已經開始開發瀏覽器佈局了。而瀏覽器在使用的時候,只要跟瀏覽器的公司註冊一個賬戶,它就可以提供任何服務。

據我所知目前整合生態最高的是 Google Chrome,果然是一家前瞻性強大的面向未來的公司啊。

而對於獨立開發者而言,只需對瀏覽器上附屬的 ID 進行辨認,不必進行任何的註冊或通過社區登陸。而社區本身也會被瀏覽器進行 ID 辨認。這就是新“神”降臨的時候。瀏覽器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對社區進行“飼養”。而通過社區統一的大用戶群,在經過時間的淘汰後會慢慢“脫離”社區而進入統一的瀏覽器公司提供的 ID 辨識。

那這個世界將會大不一樣。Google 所整合的 Google Driver 已經提供了基礎的存儲設施,在龐大的應用群體下,軟件生態也會慢慢發生變化,從單刷人的自費存儲晉陞為更便宜和實惠,甚至免費的瀏覽器廠商的基于ID的存儲模式。作為單刷人只要提供處理軟件就可以了,單刷人甚至不用為自己的伺服器掏錢,生態公司會給你提供的。

重要的是這個龐大的生物圈已經漸漸部署中。而依賴的,正是人性,與生俱來。

你真的無法接受這個設定嗎?


You'll only receive email when they publish something new.

More from VOID IF TAMPERED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