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知道 - 傳送門(三)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著,出入自如,旅遊的概念已經不復存在,世界跟互聯網一樣快速,甚至更快。網購早已成為了歷史。快遞也不復存在。人們執著于使用自己的雙腿,相信這是上帝給予的最偉大的禮物,全球因為多了行走而也日益健康,當然也有空氣的因素。

我開始時常沒日沒夜地在實驗室工作,因為我生活在東方,工作在西方,這樣導致的結果很有趣,除了休息日外,我看到的都是白天。

「公司讓我們研究時間傳送的可能性。哈,諷刺的是,它本身就是個未來穿梭機。」 他是我同事。雖然我是新來的,可一點沒把我當外人看。

「嗯,怎麼說?」

「記憶。你沒發現嗎?只要穿越一次,記憶就沒了10分鐘。」

「這個我確實沒注意到。這是機器準備吧,畢竟需要意識拷貝。」

「嗯,量子化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意識拷貝就相對複雜了,交叉多個學科。這裡也沒有相關資料,公司只讓我們接觸三維物體的量子化部分,然後開發附屬設備和效率加強。」

「唉畢竟是技師而已。這部分還沒有到公有領域(public domain)的時候吧,那可是核心科學。」 然後他看著我笑了笑。

回家後,我躺在床上,反復琢磨那10分鐘。

確實啊,這本來就是一個時間機器。10分鐘,我只知道我一腳踏進去,再從另一頭走出來,這個過程竟用了10分鐘。而我完全沒有時間消失的意識,這10分鐘哪兒去了?而且也並沒有相關詳細的記載,只模糊地描述了這10分鐘是意識拷貝部分,出來後意識進行肉體意識載入。這就像一台電腦,並不是抹掉硬碟,而是進入休眠,然後恢復。不過電腦的休眠是把內存一股腦全部複製到硬碟裡面,開機的時候直接恢復就可以有斷點效果了。

但生物不一樣。意識哪兒去了?記憶確實被有形地存放在大腦裡面,但意識哪兒去了?

我睡不著。打開計算機查詢專利局資料。發現並沒有有意識在傳送門的轉移資料。而只有拷貝和載入軀體的資料,也就是說複製意識和載入。

傑特曾經說過,意識是流體狀,有人凝結了意識併進行了拷貝,可以進行載入,也可以進行轉移,甚至還能分流。

理論上是可以被轉移的,但這其中又是一個技術缺失問題。意識凝結和拷貝需要時間,三維物體的量子化不需要。意識流如果直接轉移,除非有地方暫存,而意識本身的載體是大腦。可是拷貝技術不同於直接轉移,直接轉移是需要有另一個活物進行承載準備,如果有一個克隆人一方準備載入意識流是可以的,這邊提取,那邊直接載入。如果另一邊並沒有準備承載的身體,那麼需要一個緩衝地帶,就必須拷貝一份然後再等待一個守候承載狀態的人進行載入。(通過傳送門的活物不承載任何意識,在轉化量子凝聚態的瞬間,意識就死亡了。)

傳送門採取的就是這個辦法。

我辭去了工作。從此,我成了一個老古董。


You'll only receive email when they publish something new.

More from VOID IF TAMPERED
All posts